(大陸妹萵苣--照片擳取自網路,作者郭長成)
前一陣子到處可見關於台巴子的討論。我第一次聽到台巴子這稱呼是到上海居住不久後一位同樣來自台灣但在上海已待了七、八年的同事告訴我的。我還記得他學著上海人腔調的樣子。當下我是沒有覺得哪裡不舒服,只是當著一項新知學習。地域的偏見,古今中外皆然。呂宋客、鄉下人、大陸妹、台北人、烏魯木齊等某些程度上都是一種區隔,一種不經意間傷了他人感覺的口語。旅居多倫多的期間也很不喜歡看見當地的報紙常用一種看似憐憫實則內心存在某種優越的稱呼 - The Third World 。一次在家庭聚餐時桌上有一道菜是清炒大陸妹,我跟家人說稱呼這菜為大陸妹不太適當,一位外甥脫口而出說把它改名為中華妹好了。我當下擊節鼓掌,好個大融合的概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事情,其實更重要的是說者的心態。我想我們都得讀一讀 “傲慢與偏見”。
政治正確演化到極致也是有麻煩的。在多倫多由於有很多的居民來自不同文化及地區,漸漸地,在聖誕節來臨的時候,很多人慢慢地從 “Merry Christmas!” 改口為 “Happy Holiday!” 幾位信奉基督教的朋友對這情形很不滿,認為這是他們的節日,因此又慢慢地改口為 “Merry Christmas!” 我在多倫多前後11年的時間,經歷了這一段 “Merry Christmas,” “Happy Holiday,” “Merry Christmas” 的轉變,我也注意到對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朋友說 “Happy Holiday” 某種程度上是貶抑了這節日對他們的神聖性。約三年前,多倫多市府廣場前的一棵聖誕樹被撤走了,理由是為尊重不同文化的節日,所以不宜在市府廣場前擺聖誕樹。這事件在報紙上引起了幾天的討論,最後不了了之。我覺得多元文化的精髓在並存,而非互相排擠到誰都不存在。
我在多倫多時常跟一位台灣朋友在中國城的超市買東西。那一陣子傳出很多中國製黑心商品的新聞,他常看了一下標籤,說了一聲 “這大陸做的,不要”,音量還不小。我因此得常提醒他,看完不想買安靜地放回去就好,不需要講出來,店裡一大堆大陸來的人,他們聽了會不舒服。
返台定居將近一年了,不只看到財富上M形社會的變遷,社會也趨向兩個極端 - 一個是大部份新聞媒體傷口上撒鹽報導下的台灣,到哪裡可以撿便宜瘋狂大採購的台灣;另一個是 ”瘋台灣”、”一步一腳印” 裏精緻樸實勤儉的台灣。風行草偃,媒體的力量可載舟也可覆舟,台灣部份媒體真地該對當今台灣的某些 “淺” 文化負責。今天晚上看了一部 NHK 的節目,內容是描述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位日本軍官的小孩如何被一個中國家庭收養成長的故事。戰亂中超越敵我的人性還是挺感人的。回首看看台灣當今的社會,不免會去想為什麼忘記不了仇恨的往往是未曾經歷過戰亂的?